- 郝美玉;李子伟;
数字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这种融合绝非简单叠加,而是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的有机统一。深圳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杆,其呈现出的政策精准扶持、科技深度赋能、创新驱动引领、产业体系联动等鲜明特点,为右玉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右玉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找准数字技术与地方文化特质的契合点,通过深化科技赋能、加强内容支撑、促进资源整合及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路径,实现文化产业“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的深度融合,充分展现其最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竞争优势。
2025年09期 No.43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邹成成;
研学旅行是新时期旅游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黑龙江省以其独特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研学游活动。以黑龙江省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以“研学旅行”为研究对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以“研学旅行”“医疗救助”“住宿—餐饮—客运”为主要内容,运用熵权法、TOPSIS等方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市2020—2024年开展研学旅行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发现,黑龙江省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且各地市的发展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地区间的差距仍未消除。哈尔滨市的研学资源优势、医疗救助优势、住宿餐饮优势、旅客运输优势明显、综合竞争优势明显,但发展潜力不大。与之相比,大庆市、牡丹江市、绥化市、佳木斯市、黑河市的综合竞争优势在全国排名靠前,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针对黑龙江省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研学产品创新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市场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完善保障机制、提升研学旅行基地品质、推进“引客入省”与“项目招商”“人才培养”“区域协作”等方面的建议,旨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2025年09期 No.439 10-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董翠;
文章从国家要求和单位自身需求方面分析了流程体系建设的背景,通过对流程体系建设理论方法的梳理提炼了流程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对齐战略、穿透业务、连接组织,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某科研院所构建流程体系的探索实践:按照架构引领、流程主导、IT支撑的总体建设思路,围绕构建“一套管理文件+一套管理模型”的建设目标,开展了战略分析澄清、业务模式梳理,形成了业务架构;以业务架构为牵引,聚焦能力建设开展了部分业务域场景分析、流程规划和流程梳理工作;并在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流程体系持续深入建设的工作需求。
2025年09期 No.439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星丽;
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减轻家庭育儿的压力,便于家长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平与稳定。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托育服务体系尚未能满足0~3岁婴幼儿家庭的托育需求。文章从供方、需方以及政府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我国托育服务的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托育服务体系的不断优化。
2025年09期 No.43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笑丛;杨亚琳;
社科类科研事业单位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阵地,提升其绩效管理水平是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社科类科研事业单位已普遍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结果应用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初具雏形,但仍面临考核方式与学科规律脱节、评价体系同质化、绩效管理碎片化、数据支撑薄弱等问题。亟须系统构建长周期综合评价机制,推行分类分层的精准评价体系,打造全流程闭环绩效管理,并加快建设数字化支撑平台,以全面提升绩效管理效能,充分释放科研创新潜能。
2025年09期 No.439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邵泽;张杰飞;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逐渐严峻,我国提出“双碳”战略。中央、地方及各行业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碳减排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碳减排的压力对于高碳排放的行业大于一般行业。文章探究高碳企业的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联系和综合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高碳企业ESG表现与企业价值影响的深层建议。认为,高碳企业应构建多元融资渠道与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品牌价值,推动新型人才培养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赋能推动高碳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徐祥佳;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掀起了新一轮科技浪潮,构建起智慧采购新框架,为高校采购注入无限活力,赋予采购事业强大效能。文章聚焦“高校采购当前困境”以及“AI大模型的强劲功效”两大视角,就如何使用AI工具助力高校采购事业升级迭代提出进化模式。
2025年09期 No.439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曲亚琪;刘志军;黄萍;
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ESG评级与企业创新产出呈显著正相关,且这一关系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ESG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声誉而影响其创新产出。为此,引导企业提高ESG评级,对于助力企业创新产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年09期 No.439 24-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舒齐;
当今,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并推动和支撑产业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强大。文章在概述新质生产力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最后指出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科技创新应用、高素质人才引进培养、产业优化布局、协同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具体措施,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2025年09期 No.43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尹育万;杨大鹏;何灏冉;段芃;陆绍凯;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急需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但目前大部分数字化转型表现为离散的数字技术应用,缺乏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全局性架构设计。文章基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产品+”“系统+”“平台+”为核心路径的递进式一体化数字转型架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这种一体化架构通过数字化赋能,能够完整覆盖从设计、建设、运营到经营的全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协同,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更能培育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促进轨道交通与相关行业的创新融合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龚敏希;伍倩影;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需要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才能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高校财务状况,以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C高校2023年财务数据,并与省内A、B高校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探讨广东省高校改善财务状况的有效策略,提出了相关具体建议。
2025年09期 No.439 72-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徐小夏;
2019年正式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理论和模式上都有重大突破。“适度分离、相互衔接”这种创新性的核算模式,加强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联系,但核算难度和复杂性也有所增加。在实际操作中过程中,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用人成本,需要采用先支出后返还的特殊方式。文章针对上述业务存在的时间跨度大、费用支出不准确以及应收款难以统计等难点问题,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简洁有效的账务处理建议。
2025年09期 No.439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王宏;
在高等教育布局中,地方本科院校是连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资源的关键纽带,其办学质量与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密切相关。文章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区域、规模适度、特色发展”的共性特点,深入剖析财务会计在保障院校稳定运行、优化资源配置、对接地方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梳理当前财务会计在经费管理、预算执行、风险防控等领域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旨在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财务会计工作水平,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财务保障。
2025年09期 No.439 77-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叶春;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业财税融合作为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抓手,通过业务流程、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的有机协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当前,我国企业在实施业财税融合过程中仍存在系统割裂、数据孤岛等现实问题,制约了财务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研究表明,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业财税一体化平台,优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数据共享与分析能力,是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通过实施标准化的业务流程重塑、智能化的财务核算体系以及前瞻性的税务风险管控,企业能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合规成本。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持续深化业财税融合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
2025年09期 No.43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郭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各个领域变革的重要趋势,高校会计核算也面临着智能化转型的新局面。文章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会计核算智能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包括政策推动与导向机遇、技术发展提供的支撑机遇以及高校自身管理需求带来的机遇等;同时分析了在技术、人才、制度、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2025年09期 No.439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敏;
基层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予以财务管理足够重视,采用精细化管理办法代替粗放式管理模式,把控财务细节,提高财务资源在基层医院内的利用率。基于此,文章总结归纳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进一步从业财融合、成本管控、信息化建设、财务分析四个角度出发,提出基层医院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方法。
2025年09期 No.439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高;
会计数智化转型在当前的财务管理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数智化技术与高校财务工作相结合,成为财务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息孤岛问题、复合型财务人才的短缺,限制了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快人才培养、完善数据机制、转型成本管理、推动组织变革管理等建议。
2025年09期 No.439 86-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刘明婕;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发力,高校需紧跟政策导向,对科研经费管理作出适应性调整。文章首先阐述了该政策的推行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义,然后从政策落地、监管矛盾、绩效评价、财务服务、信息建设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激发高校科研创新活力,助力高校在科研过程中释放更大效能。
2025年09期 No.439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郑婷;
在高校的发展运营中,财政资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足够的资金供应可以保障高校各项育人环节的有序推进,提升高校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则是高校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使用往往与高校的发展质量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大数据技术融入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中所面临的挑战,并且结合其中的挑战所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用以助力推动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周小春;
在数字经济驱动财务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1+X”证书制度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路径。当前高校会计教育存在课程体系滞后、实践资源短缺、师资结构失衡、校企协同不足等核心问题。文章基于职业能力重构与产教融合逻辑,提出“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模式、“虚实结合”场景强化数字化技能训练、“多元共生”的产教协同机制以及“能力本位”动态评价体系等人才培养模式。
2025年09期 No.43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沙怡珍;孙宏伟;尚林;
新质生产力浪潮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呈现复合型和系统性特征。文章以J学院为案例,运用“技术—管理—战略”三维分析框架,剖析数字化转型中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演化机理,发现新质生产力驱动财务活动在目标体系、职能范式及管理模式三方面发生深刻转型,构建了“战略适配—技术赋能—机制进化”的风险管理矩阵。
2025年09期 No.439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赵惠梓;
数字经济与会计信息化双轮驱动下,智慧财务转型成为企业财务变革的核心方向。文章系统梳理智慧财务应用框架与人工智能技术特征,从数据基础层、技术引擎层及综合应用层剖析转型困境,提出分层优化路径。人工智能赋能可推动智慧财务实现数据资产化、技术场景化与应用深层融合,为企业管理效能提升与国家战略落实提供支撑。未来需关注跨行业差异、技术前沿动态及长期价值评估。
2025年09期 No.43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瑞瑞;
在数字经济与精细化管理的驱动下,业财融合对企业实现价值创造愈发重要。文章对业财融合视域下企业降本增效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实现降本增效。首先分析了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明确其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企业降本增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数据共享困难、部门协同不足、成本管控机制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最后,提出了优化业务流程、加强跨部门协作、构建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打造复合型人才团队、发展数字化财务管理等路径,以推动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2025年09期 No.439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心;
科研事业单位肩负着科技研发与公共服务的双重使命,在推动科技研发水平进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国家对科研领域投入的持续加大,社会各界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监督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会监督不仅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有利于加强内外监督协同,实现科研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文章根据加强财会监督的意义和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助力科研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100-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侯煜程;
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在降本增效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了财务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控制、提升资金效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总结了财务管理在保障降本增效过程中应坚持的系统协同、数据驱动、合规审慎、持续改进四大原则。同时,文章还就全面预算、成本分析、数字赋能、税务筹划四项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从而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颜加燕;罗莎莎;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农村会计信息化水平虽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阐述了数字化赋能农村会计信息化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强”起来、促进农村管理制度“新”起来、推动农村会计人才“多”起来三方面。深入剖析当前农村会计信息化主要存在数字化赋能农村基础设施的开发度待深入、数字化赋能农村管理制度的融入度待优化、数字化赋能农村会计人才的专业性待提高等现实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开发特色农村基础设施、发挥数字媒介搭建会计管理信息平台、顺应数字时代建设专业会计人才队伍等提升路径,以期提升农村地区经济质量及会计信息化水平。
2025年09期 No.439 104-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启睿;
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使财务信息的整合、分析和应用更加精准,推动了决策效率的提高。然而,伴随着技术进步,企业也面临着数据安全、管理模式滞后、人才技能不足等一系列挑战。通过创新策略,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竞争优势。
2025年09期 No.439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董灵娟;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各行各业均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处理、分析财务数据的效率以及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令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分析和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对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资金资产安全,推动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具积极意义。
2025年09期 No.439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晓丹;陈维龙;
财务共享中心带来会计行业革命性的变化,进而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当前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数字化程度不高,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方面没有体现财务共享中心的特点,以及教师队伍信息化实践教学水平不高。W高职院校以财务共享中心实践教学为核心,从财务共享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构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从实践教学的环境、信息化平台、课程和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入手,显著提升了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水平。
2025年09期 No.439 110-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余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科研规模持续扩大,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系统研究流程再造与数据共享双轮驱动的管理优化路径。通过系统分析现存问题及运行机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提升经费管理效能,保障科研活动有序开展。
2025年09期 No.439 112-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文霞;焦子宸;
山西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县城的人口集聚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等还需进一步提升,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进不同类型县城发展,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县城建设品质,增强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2025年09期 No.439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章慧;
高校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河南省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使命。文章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在体制机制、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2025年09期 No.439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浩;李音洁;连鑫;李立婷;
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对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管理现状和应用效能评估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和案例研究,发现山西省在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政策体系。然而,在应用效能评估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导致对项目应用效能的量化评估和科学管理存在不足。通过对吕梁市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方在评估体系科学性、评估结果应用以及评估机制完善性方面的不足。文章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推动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注重评估结果的运用,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
2025年09期 No.439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彩凤;
新时代背景下,县域民营经济作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载体,承载着推动共同富裕、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使命,随着国际产业链重构加速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县域民营企业既面临全球化逆流带来的订单波动,又承受传统产业转型滞后与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的双重压力。尽管《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政策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但县域层面仍存在政策执行“温差”、要素供给失衡等现实梗阻,制约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破解县域民营经济困境不仅是激活县域发展动能的核心课题,更是构建双循环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急需系统性研究其发展规律与突破路径。
2025年09期 No.439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丁国栋;
文章深入剖析在山西能源综改背景下,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为山西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关键作用。通过阐述能源革命内涵及对山西的意义,详细介绍武宿零碳机场在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应用、建设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实践,分析其对山西经济、产业、环境等领域转型的推动作用,并探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表明,武宿零碳机场不仅是山西能源转型的标志性项目,更是带动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引擎,为全国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439 136-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庭雪;
贵州省作为我国绿色金融的示范省份,其绿色金融实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绿色金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为贵州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绿色金融还促进了贵州省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文章深入探讨了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对应的改善建议,为后续推动当地绿色金融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25年09期 No.439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乐才;张薇;
文章就“两山”转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一是,“两山”转化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机制待完善、生态资源开发效率待提升、高端生产要素缺乏、政府在“两山”转化中的投入待提高等。二是,“两山”转化的路径优化对策包括:拓宽“两山”转化范围、提升“两山”转化的产业竞争力、完善“两山”转化制度、增大“两山”转化的支持力度等。
2025年09期 No.439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鹏伟;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如何把能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是迫切要回答的一项重大课题。朔州市平鲁区产煤量、发电量、绿电占比位居全省第一,比较优势明显,应积极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深度探索降低园区企业电价的有效路径,为做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提供能源保障,为推动转型发展奠定多元产业的坚实基础。
2025年09期 No.439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毛怀艳;
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同构化严重、产业链条断裂、区域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制约了二者的深度融合。摆脱困境需要发挥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内生、多元协同等动力机制的作用。未来应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与分工、推动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构建区域创新协同机制、完善区域利益补偿与共享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产业与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雨辰;
乡村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重点在于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衡阳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意义重大。加快推进衡阳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充分用好“文学之乡”名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传承发展厚重浓郁的文化增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动力,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025年09期 No.439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金艳;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对于推动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湖南农产品新媒体营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增加品牌建设投资;建立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监管,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并留住新媒体营销专业人才;建设冷链物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加强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创新传播内容,重视内容营销等措施。
2025年09期 No.439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前前;杜慧珺;王博;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甘肃省通过探索“双规模”经营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户家庭增收。该模式结合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经营,旨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甘肃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创新担保机制等,为“双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实施这些措施,甘肃不仅加快了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建设,还打造了多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强镇,显著提升了农户收入。
2025年09期 No.439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林珊;
为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赋能机制及成效,文章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框架,选取浙江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与贵州非遗技艺传承创新的典型案例展开分析。研究表明,职业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撑—文化传承—治理创新”的多维赋能机制,显著提升乡村人力资本质量,破解技术应用瓶颈,激活文化资源价值,并推动治理模式革新,有效应对人才短缺、技术滞后与文化认同式微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从制度创新构建长效发展体系、实践优化协同育人模式、保障强化建立多元支持网络三个维度完善实施路径,为职业教育精准赋能乡村振兴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025年09期 No.439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萌萌;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为乡村特色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跨境电商在融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基于此,文章聚焦“乡村振兴+跨境电商”的视角,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剖析跨境电商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揭示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深入探讨跨境电商对乡村特色产业升级的意义,并从多个维度提出可行性的策略。旨在为实现跨境电商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国际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439 154-15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淑婵;
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是激活县域经济活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持续加快培育和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156-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冬妮;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引导力量,其融合与推进情况十分关键。为此提出对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根据当前乡村发展需求,先简述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从乡村产业现代化、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以及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三个方向来分析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融合内涵特征。基于特征的引导,先创新实践体系筑牢乡村基础,以多元共建的方式来激活乡村科技力,过程中强化素质塑造人才优势,通过城乡联动建一体化新格局,为后续的乡村建设及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09期 No.439 158-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唐晓玲;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职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构建更加科学、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高职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支持与服务。
2025年09期 No.439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佳茵;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对高校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吉林省高校为例,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财会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系统地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包括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素质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并为吉林省高校财会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09期 No.439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酉琪;谌勇;
慢就业现象使职业院校面临新的就业创业教育挑战,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重要应对策略。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提升学校竞争力等方面的实践意义,分析了当前慢就业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融合多元内容以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平台以丰富创新创业实战机会、完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等实践策略,助力职业院校在慢就业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025年09期 No.439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罗松;
文章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方面探寻影响大学生毕业去向的因素,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底层逻辑,从供给端(毕业生),总结梳理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培养目标,研究制定“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就业育人有效途径;从需求端(用人单位),总结梳理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研究制定访企拓岗、校企合作等措施,为融入就业市场开拓有效途径,对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025年09期 No.439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魏红;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程,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之举。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借由中观取向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网络存在认同感较差、行动力不足、协同性欠缺、制度化薄弱等问题,致使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地,建设实效未能充分显现。研究认为:应采取积极的转译策略,把握好问题识别、利益赋予、有效征召、充分动员四个环节,通过发挥高校在行动者网络同盟中的核心行动者作用,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研制工作,将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工作能力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国家—地方—校际”三级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网络等途径,有效调动和激发各方行动者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增强异质行动者之间的协同性与联动性,推动构建坚实的创新创业课程思政行动联盟,加速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进步,实现更优更快的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蔡离离;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文章基于湖南开放大学创新实践,探讨以创新大赛为核心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聚焦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搭建与“双导师”机制构建,提出“教—赛—研—产”一体化路径。
2025年09期 No.439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谌勇;谢光园;许慧;徐海军;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作为服务乡村建设的重要人才力量,其奋斗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深入分析乡村振兴对高职人才奋斗精神的现实需求,以及影响高职学生奋斗精神形成的多元因素,从培养目标设定、基本原则遵循等角度,探索培养路径。通过优化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融入奋斗精神元素;构建校园文化与社会支持体系,营造奋斗氛围,以提升高职学生奋斗精神,推动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5年09期 No.439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菊香;莫似影;刘振华;
文章以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深入探讨内地西藏班学生财商教育这一主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中职课堂有效教学实践与评价的理念,分析财商教育的重要性、缺失原因,详细阐述实施策略与实践案例,并结合研究提出未来建议,旨在提升学生财商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2025年09期 No.439 186-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振华;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精准对接、实现职业本科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力之举。大学一年级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凸显成效的重要阶段。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较系统地就职业本科高校一年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方面的认知以及行为和需求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对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新时代工匠精神、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有较高认知,但对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职业、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认知相对较低。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行为尺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学生整体对职业生涯规划多形式教育与辅导有强烈需求。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职业本科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2025年09期 No.439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郑浩东;谢瑶;
文章基于近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多一带”协同育人模式。“三多”即多主体协同育人、多平台实践锻炼、多环节教育培养,“一带”即学生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该模式旨在破解资源分散、实践薄弱、动力不足等难题,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贯通培养环节、发挥榜样引领,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融入、全方位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路径。
2025年09期 No.439 191-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杜政;
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提出在课程思政教育整体设计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层层落实建设责任,学校要有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和推进落实措施,教师要理解把握课程思政内涵与要求。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整体性设计教学,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协同推进三全育人。
2025年09期 No.439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富;陈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林业类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对于推动乡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林业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服务的内涵、特征及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发挥教师社会服务职能激励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构建“多维激励、多元评价、动力激活、供需对接”立体化的激励体系,为林业类高职院校更好地发挥教师社会服务职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No.439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董汝雪;阎俊爱;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课堂作为知识传授与思维塑造的核心场域是培育具备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枢纽。精准识别本科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多维需求对于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与深远价值。文章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构建高校本科生课堂需求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KANO模型专用问卷并针对在校大学生发放、回收问卷,采用Better—Worse系数分析确定高校本科生课堂需求优先顺序。高校本科生课堂需求可以分为魅力型、期望型、必备型与无差异型四种,文章针对每种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2025年09期 No.439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杨;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对接国家旅游战略发展方针,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旨在有效提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文章从专业群建设目标、建设基础入手,探讨旅游管理专业群建群路径,为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025年09期 No.439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郭玫;王景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市场营销在实现消费者需求、开发个性化产品以及平衡市场供需等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但与此对应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基于此,文章在简单介绍了学生职业能力视域下高校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相关内容后,指出了现阶段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
2025年09期 No.439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亚平;祁琦;
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引下,高校亟需充分挖掘、创新利用红色校史资源。文章以榆林学院为例,探索红色资源开发的路径,提出要深入挖掘、系统梳理校史资料,创新载体形式,凝练精神内核;并从课程融入、实践育人、校地联动、数字赋能等方面,论述了红色资源的教育应用,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09期 No.439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黎雯;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推进绿色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文章立足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系统分析了文旅思政育人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剖析了高校绿色教育与文旅思政育人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念融合、资源整合、协同育人、制度保障等创新发展路径,并就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成效评估、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2025年09期 No.439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雯;冯珊;杜云涛;
在数字化教育转型与产教融合协同推进的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导师数字素养成为保障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治理效能的关键。文章基于教育部与UNESCO数字素养框架,构建包含数字意识、数字技能、数字教学设计、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数字伦理与安全五个维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对27所高校的问卷与访谈调查,发现导师在基础工具应用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数据驱动决策、跨学科整合、伦理合规与高阶数字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研究从“数字治理—产教协同”双轮驱动视角出发,提出分层培训、激励认证、校企协同、资源共享与文化营造“五位一体”的提升路径,旨在系统增强导师数字胜任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No.439 210-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彭莎;吴娟;徐一斐;
伴随“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工程行业迈入绿色智能和工业型发展,对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素养的综合型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职业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聚焦工程行业发展趋势,致力于工程行业综合性高质量人才培养。从职业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构建实施全阶段着手,立足于定岗定标定课的课程设计模式,优化课程设计,解决课程全阶段存在的问题,满足行业人才供给要求。
2025年09期 No.439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窦晨阳;孟艳;
鲁班工坊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不竭动力,以时间阶段为节点梳理鲁班工坊进展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鲁班工坊从天津市主导到全国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的发展历程和国家政策导向,理清鲁班工坊目前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仍面临的风险挑战有助于我们调整未来合作国选择和工坊专业规划,同时引出在新一代数字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及我国通过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开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的战略意义。
2025年09期 No.439 215-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欢;杨阳;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新质人才的有力支撑,文章聚焦于当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新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推动“四链”融合的育人模式,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财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跨界融合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5年09期 No.439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邓黎明;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旨在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和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推动新财经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财经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创新业财税融合、岗课赛证融通的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四流融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财经高质量技能人才。
2025年09期 No.439 22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文一琳;
文章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定位,从系统论与协同理论视角切入,探讨思政课堂与产学研基地在育人过程中的功能耦合与价值共融,强调通过课程思政与产业实践的深度互动,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
2025年09期 No.439 22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爱花;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势必面临深层次变革。高等数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拓展、人才塑造方面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高等数学立足当前教学痛点,如学生畏难情绪普遍,传统的授课内容难以匹配学生多元化需求,单一的教学模式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等,将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进行多维度、全方位改革:引进数学软件,打破学科认知障碍;更新数字化设备,实现教学过程动态监测;整合数字资源,拓展学习时空边界。旨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人才。
2025年09期 No.439 22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肖小月;
文章在调查了大学生防诈意识水平基础上,基于“认知—情感—意动”模型探讨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水平提升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某大学学生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维度开展调查,相关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问卷213份。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动三个维度得分具有相关性(P<0.05);学生在情感与意动维度优秀率超过90%,认知维度优秀水平(64.79%)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在情感与意动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在意动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机构与高校联动开展防诈骗教育是其社会责任的体现。根据学生防诈骗意识特点,开展针对性银校联动活动,以求提升学生防诈意识具有必要性。
2025年09期 No.439 227-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驰;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高校人员密集、消耗能源数量巨大,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低碳环保的各项要求。能源合同制管理是现阶段高校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文章介绍了高校能源合同制管理的内涵、特点,分析了实施能源合同制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现阶段高校能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更好地运用能源合同制管理模式提出建议和思考。
2025年09期 No.439 229-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普及,传统英语口语测评中的不足能相应得以弥补。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传统英语口语测评存在的局限性,并总结基于人工智能的英语口语测评改革发展路径,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口语测评改革中发挥应有作用,为提升英语口语测评质量奠定基础。文章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了传统英语口语测评的局限性及人工智能在英语口语测评中的优势,并就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英语口语测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09期 No.439 23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思佳;尹婷;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提升至关重要。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了实践指导。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围绕数据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和教学评估三个核心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技术应用。同时,讨论了技术基础设施、数字素养、数据安全及管理观念转变等挑战。
2025年09期 No.439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奚子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利用红色文化涵养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有助于利用历史智慧提高廉洁文化建设质量,帮助高校学生养成廉洁文化品质和价值理念。高校应在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底蕴,构建以红色文化为支撑的廉洁文化教育体系。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目的及红色文化涵养人教文化建设的意义,对现有廉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红色文化涵养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2025年09期 No.439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雪龙;
随着多项医院高质量发展及医院经济运营政策相继出台,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已提上公立医院管理进程,创新运营模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任务已经明确,但具体运营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因此公立医院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对医院运营管理工作调研,结合本院经济运营管理中的实践,坚持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规范管理与提质增效相结合、改革创新与长效机制相结合方式,建立健全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医院运营管理及医疗质量双提升。
2025年09期 No.439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珊;武爱军;董思圻;
国家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始于2019年,是国家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而建立的考核体系,其目的是引导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经过几年国家的绩效考核,三级公立医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业绩和长久运营、保持平稳和持续创新相结合。绩效考核的高分值指标是关键指标,实践中探索使用关键指标提升带动总分提升,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9个指标的提升路径进行总结。
2025年09期 No.439 250-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璟超;
在医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鉴于医院人员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而人才激励机制作为优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举措,对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医院绩效以及保障患者服务质量有着深远意义,文章深入剖析了医院现行人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薪酬激励力度欠缺、晋升机制不够健全、激励手段较为单一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并提出完善薪酬与福利体系、健全职业晋升与发展通道、采用多元化激励方式以及强化组织文化建设等针对性优化策略。
2025年09期 No.439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惠颖;肖畅;赵旭;徐永祥;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用于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是否技术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作为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新方法,因其便利性和有效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应用,但在采供血领域中相关研究并不多。现对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基本原理、常用模型以及目前该方法在采供血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便这一研究方法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国内采供血管理工作领域中。
2025年09期 No.439 254-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岩;周春梅;杨锦萍;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公立医院“一院多区”模式逐渐成为趋势。这种模式在拓展医疗服务空间、提升医院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文章围绕“一院多区”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多院区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
2025年09期 No.439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秋萍;
在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补短板强弱项”的背景下,地市级三甲公立中医院赢得了规模扩展的先机,以解决老旧院区床位紧张和停车拥挤的现状。但建设新院区需要大额资金,如何在医院未来发展和建设资金短缺中找到平衡,EPC项目运作模式无疑是一种大胆且全新的尝试。文章从公立医院角度出发,结合《政府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规则》《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和具体案例对EPC项目的全流程会计核算进行梳理和阐述,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供业内同行参考和借鉴。
2025年09期 No.439 258-259+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聪;侯晓丽;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基金监管趋严的双重背景下,公立医院面临“控成本、提质量、防风险”的运营挑战。医保管理作为连接医疗行为与基金安全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患者权益。文章将六西格玛质量流程改进理念、OKR理念引入医院医保内部管理,以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构建“数据驱动、流程优化、全员参与”的医保管理体系,推动医院医保管理的精益化进程,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9期 No.439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梦菲;杜慧琳;原鹏;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公立医院运营模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成本效益管理,要求绩效考核体系适配支付政策变革需求。文章围绕经济、质量、效率、发展四维目标构建考核指标体系,提出病组成本核算、临床路径规范、资源效率优化、技术创新激励等核心指标设计方法。通过数据治理确保病案首页准确性,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指标周期性优化,依托信息系统改造与激励机制重构形成技术制度协同,结合医联体考核标准互认与医保结余区域统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公立医院在支付改革背景下实现控本提质提供系统化实施路径,推动绩效考核从静态管理向动态闭环转型。
2025年09期 No.439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晓娜;
为顺应国家新医改形势的要求,在借鉴医院绩效管理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引入RBRVS理论体系。以医院战略规划为导向,以医院发展目标为依据,构建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着力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及优劳优酬的医院薪酬绩效考核与分配体系,逐步实现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增强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2025年09期 No.439 264-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