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具有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等特点,为金融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数字金融通过普惠金融效应、资源配置效应、技术融合效应、生态构建效应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但在实际发展中面临基础设施短板、数据壁垒与信息不对称、数字金融供给不足、监管风控体系不完善等堵点难点制约数字金融服务效能有效发挥。为此,通过梳理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识别可复制推广的有效模式,提出强化政策体系建设制度保障、夯实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根基、深化数字金融供给模式创新、优化金融监管风险防控体系等对策,以期为探索构建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普惠性、可持续性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2025年10期 No.44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晓燕;王建秀;李佳宁;刘泽岩;
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治理能力,实证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共建国家治理能力存在差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私营部门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影响国家治理能力,且国家创新能力在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私营部门发展水平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上述研究分别提出提升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治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2025年10期 No.440 11-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炳钦;
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人工智能通过技术革新、资源整合、系统转型升级、创新流程重构、创新能力提升等五条路径,赋能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通过提升制造企业环境响应速度、自主学习效率和跨领域协同效能,借助上述路径,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全要素协同进化,实现生产要素动态配置,进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被制造企业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2025年10期 No.44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斌;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县域强。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于培育壮大民营企业、促进国企转型升级、坚持重点产业项目带动和产业园区推动四轮联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2025年10期 No.440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锦红;
文章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展开测度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显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间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No.440 23-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马宁;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面临合法债券发行潜力有限、隐形举债风险突显、土地财政难以维系等突出问题,困境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投入与回报明显不对称、投融资合法渠道过窄、金融风险累积、资源配置扭曲。为解决这些问题,需采取短期、中期、长期三个不同阶段的战略性布局,通过制度优化、工具创新与风险防控协同推进,健全法治化监管框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可持续投融资格局,实现地方政府投融资从“规模驱动”向“质量优先”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文章从地方政府投融资现状入手进行阐述,并针对如何高效应对投融资困境进行探讨。
2025年10期 No.440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淑芬;
在综合考虑债权人、股东与政府三方利益相关者基础上,探究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在满足约束条件下,企业慈善捐赠与政策支持存在价值共创效应,债权人与股东则分别通过融资约束、股权集中度对慈善捐赠行为进行监督,三方博弈均衡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同时,利益相关者满足程度越高,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且该影响在低行业竞争程度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验证了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提升的积极影响,为企业协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2025年10期 No.44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宏纲;
文章以山西产业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在推动山西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显示,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与制度创新,山西产业投资基金可进一步发挥经济杠杆效应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动能,文章对同类地区经济转型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5年10期 No.440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枢杰;李风;谢荣华;
文章从需求侧、技术侧和生态侧三个方面探讨GAI赋能新市民“保险+医康养”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智能客服与个性化服务、风险预警与资产管理、医疗康养资源匹配等方面探讨GAI赋能新市民“保险+医康养”的应用;从数据隐私安全、算法偏见、伦理与法律风险等分析GAI赋能“保险+医康养”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针对数据安全、算法公平性和伦理法律挑战,提出了加强法规建设、跨行业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对策。
2025年10期 No.440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德宏;张艳林;
晋商文化是晋商在商海浮沉数百年之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其组成部分可以借助于文化圈方法论予以构建。文章运用文化圈理论对晋商文化进行了分类总结,晋商建筑文化、商业制度文化、家风家训文化是晋商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化圈理论研究晋商文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0期 No.44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荣利;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和内在动力机制。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推动城市群发展的四大机制:要素流动优化机制、产业协同升级机制、空间重构机制和治理变革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经济为城市群发展带来的机遇,包括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产业生态培育、创新资源整合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同时,也分析了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数字鸿沟、数据安全、平台垄断和基础设施瓶颈等挑战。最后,提出构建城市群数字基础设施协同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完善数字治理协同机制、健全发展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2025年10期 No.44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腾;刘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数字技术和大数据算法的深度应用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因个体差异与制度缺位催生“数字弱势群体”。文章通过概念辨析与成因探析,指出该群体的弱势地位源于技术迭代、公共服务失衡、自身障碍与社会共识缺失。建议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多维“数字培训”机制等路径,保障其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25年10期 No.440 49-5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丁雪薇;蔡瑞霞;
在“Z世代”消费崛起与潮玩市场爆发的背景下,泡泡玛特作为中国潮玩行业的领军品牌,其营销策略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文章基于4I营销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泡泡玛特通过趣味性IP设计与盲盒机制、提供多元利益价值、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生态及跨界联名等个性化措施,成功吸引消费者并建立品牌忠诚度。同时,总结出泡泡玛特在4I营销方面的经验启示,为潮玩企业在产品创新、用户互动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2025年10期 No.44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艳蓉;
生鲜产品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基础消费品,库存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文章针对生鲜产品库存管理现状展开研究,指出存在库存损耗严重、库存成本高以及需求预测不准确等问题。通过ABC分类法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等方法,提出优化库存布局、建立科学需求预测模型、优化补货策略、加强供应链协同以及采用先进库存管理技术等优化策略,以降低库存损耗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2025年10期 No.440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敏;
在中国家电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和国外本土品牌强烈的自身发展需求的市场大环境下,中国家电成套设备海外市场广阔,由于出口项目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风险高和参与方多等原因,让家电成套工程承包商面临成本和效率挑战。文章探析出口家电成套设备过程中的国际营销、设计制造、物流成本和现场施工及售后四个阶段进行系统性降本增效的途径,提升中国海外家电成套设备工程项目综合竞争力。
2025年10期 No.44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涵崧;朱永长;张云龙;李成海;唐彪;李国晶;
人工智能(AI)与材料类新工科是新时代两个全新的概念,AI赋能材料类新工科的发展正逐步扩大和深化。文章分析了AI赋能材料类新工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加强数据共享和整合,强化基础数据与算法优化,促进跨学科、产业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2025年10期 No.440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操保龙;
产业园区物业管理是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园区运营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然而,当前行业面临智能化转型滞后、服务同质化、成本高企等挑战。文章基于行业研究数据,结合案例分析与政策解读,提出“前端标准化—中台数字化—后端差异化”三位一体策略,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物业管理从“成本中心”向“产业生态价值中枢”转型。
2025年10期 No.440 59-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靖峰;
文章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入手,分析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助力高校的长远发展。
2025年10期 No.440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家宁;梁蓉蓉;
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正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建设也处于关键时期。文章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前提下,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具有信息化、标准化、项目管理和绩效导向特点,提出其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和加强内控建设的价值。针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当前存在的编制前置工作不充分、预算执行不流畅、系统不够完善、绩效评价效果不佳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加强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强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工作、优化系统、加强绩效目标匹配与动态反馈及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路径。
2025年10期 No.44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惠兰;
在当前“过紧日子”政策常态化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管理领域面临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当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制度监管存在漏洞、预算治理机制不畅、执行能力不足以及技术支撑薄弱等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对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刚性约束的制度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改革、夯实操作层面能力基础三大核心策略,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目标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5年10期 No.440 82-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涵文;
伴随业财融合理念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实施医学院校的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是保障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凭借业财融合背景开展,思索医学院校会计风险的特质、呈现形式及防控手段,采用案例分析,建议设立业财融合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为医学院校财务管理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2025年10期 No.440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燕;
2024年11月,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范围和落地应用提出明确要求。文章从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实践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对当前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设路径建议,以促进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10期 No.440 87-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挺;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财务管控面临多元化项目和风险管理挑战。文章结合资产评估机构的行业特点,分析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制度规范、流程控制和信息集成为核心的财务管控体系。构建涵盖预算、成本、绩效与风险管理的综合机制,推动业财融合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5年10期 No.440 89-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曹郁麒;
文章分析了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存在诸如资源分配并非均衡、财务管理效率不高、国际交流合作有所欠缺、法治化与制度化建设不够完善等多个财务管理方面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期望能为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去应对愈发复杂的财务管理挑战,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与效果给出一套能供参考的财务管理模式。
2025年10期 No.44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林子涵;
共享经济模式下平台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议题。文章聚焦共享经济平台企业面临的独特财务风险,系统剖析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与传导路径。并针对用户需求多变、政策调整频繁、跨行业合作复杂及外部经济波动等管理难点,提出优化财务预算管理、完善法律合规体系、强化跨行业合作以及增强财务决策灵活性等建议。
2025年10期 No.440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炜;
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在完善公共服务、推动智能创新与高科技进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财政资金合理高效使用,事业单位需通过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协同融合中寻求优化路径。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文章阐述了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科学融合,并分析了二者融合协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求了融合协同的实践策略,以实现事业单位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跨越提升。
2025年10期 No.440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菊梅;
文章提出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实施策略。通过分析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内涵、必要性和构建逻辑,结合地方财政部门、不同行业预算单位的实际案例,总结出系统构建、资金划拨与支付流程中的会计核算处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其在提升资金管理效率、保障财政资金使用透明性与合规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5年10期 No.440 98-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圆圆;
在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急需通过业财融合实现转型升级。文章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系统剖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构建业财协同预算管理机制、创新业财融合驱动的预算编制方法、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动态管控能力、深化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闭环联动等对策,助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供给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
2025年10期 No.440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若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财务人才的核心使命。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其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强化实务操作与职业素养培育,有效缓解了基层财务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在数字化转型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双重驱动下,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急需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文章聚焦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路径,从理论关联、实践价值及策略创新三层面展开研究,构建适应智能财务时代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2025年10期 No.440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易昱烨;
高校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是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优化预算编制,提高财政教育资金效益,健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近年来,各高校“过紧日子”的自觉性在各级财政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明显提高,在合理保障各部门、各单位的基本支出基础上,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的支出从严从紧从实安排,确保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于大事、要事、实事上。目前,高校零基预算改革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从零基预算改革的视角出发,对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困难挑战以及科学路径进行研究,为优化高校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440 104-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向梅;宋培;
在“放管服”政策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保障医院研究水平、技术创新、科学攻关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工作。文章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出发,阐述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拟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可落实性强的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模式,助力医院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No.440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谭琴;
数字经济浪潮正深刻重塑会计职业生态,传统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比分析国内外培养实践发现,当前会计教育存在数字转型缺乏系统规划、学科壁垒阻碍知识交叉、产教协作流于表面等瓶颈问题。面对这些挑战,一种融合多方力量的创新思路应运而生——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石,以数字化课程体系重构为核心,以胜任力导向评价机制为保障,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培养新模式,为高校会计专业变革提供了可操作路径。
2025年10期 No.44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鲜英;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传统的财务会计以进行财务核算和监督为主,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各种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无法适应单位的发展需要。由于管理会计在国内的运用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将传统的财务会计转化为管理会计,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在新准则的时期下,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有效、恰当地使用管理会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自身的工作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基于此,文章针对新准则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运用措施进行研究,并给出运用策略。
2025年10期 No.440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燕红;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升财务工作效率、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小学财务信息化建设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小学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困境,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2025年10期 No.440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曦文;陈雯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发展,师资队伍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共识,技工院校如何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胜任力、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成为技工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技工院校国际化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建设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2025年10期 No.440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新昕;
文章着重探讨技师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作用。阐述这一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协同性,并分析其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明确职业方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所具有的功能。文章着重从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论述其应用优化策略,目的是为技师学院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025年10期 No.440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学领域的深入应用,线性代数作为其数学基础,对经济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文章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科人才能力培养的新要求,系统分析了传统线性代数课程在经济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应用驱动、交叉融合、计算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改革路径。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引入案例教学、创新考核机制等,以推动线性代数教学从“理论主导”向“理论—应用—创新一体化”转型,培养适应智能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025年10期 No.440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雒春生;
高校专职组织员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新时代随着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高校党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断凸显,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专职组织员队伍成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现实所需,成为长远为党培养高素质后备党员队伍的使命所需,进一步提升高校专职组织员的核心素养也成为现实所需。在分析了高校专职组织员核心意涵及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专职组织员在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素养以及学术素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2025年10期 No.440 195-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亿;庾庐山;
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很多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中充分发挥了其重要价值,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在AI大模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要做好创新创业,必须重新构建创新创业体系。文章对AI大模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与实现进行深入分析,立足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
2025年10期 No.440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琳琳;
SPOC教学在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PDCA循环是质量控制方面的有效模型。为了改善跨境电商物流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节奏难统一、自主学习成效低、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将PDCA循环融合进SPOC教学过程,构建多轮循环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实践,发现“SPOC+PDCA”混合教学模式,可以设置分层教学内容,改善多元生源的基础不平衡;可以设置定时小单元任务,提高自主学习阶段的自律性;可以设置趣味性检测,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与参与积极性。课程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数据表明,多轮循环混合教学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025年10期 No.440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芳;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通识教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材质量监测现状,构建了一种围绕监测理念、指标、组织和方法与工具四个核心环节的新监测体系框架,从而为通识教材质量监测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案。此外,文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体系框架的有效性与实用价值,还对未来通识教材监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2025年10期 No.440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文建;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新质生产力正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融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大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背景下大学生求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新观念、新队伍、新模式、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求职能力提升的对策,进而实现以高质量人才推动高质量就业。
2025年10期 No.440 20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鹏;
在当今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的迅猛发展,网络愈加深入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信息传播、知识共享、建立并维持关系的重要载体。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素质水平,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但高校作为网络舆论的频发地,使得网络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文章通过介绍髙校网络舆论的内涵与特点,探析网络舆论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确保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2025年10期 No.440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洪砖;杨辉;张敬棠;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已成为重要课题,近年来课程思政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重要课题提供了基本思路。课程思政建设也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文章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中如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这一问题,调研探访往届学生,收集问卷资料,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全面发展视角展开分析,认为课程思政体系要有系统思维,建立主线而非零散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创新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教师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素养提升,是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2025年10期 No.440 207-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晶;
我国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在这个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场景作为能动主体、教育实践和价值文本的多方舞台,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将思想教育工作场景化能够有效对教育对象与教育活动进行改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表征形式进行优化。文章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化”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建设路径。
2025年10期 No.440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唯一;李成海;王涛;杨涵崧;杨婷婷;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为满足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转变为创新型的社会需求,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融合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技写作”课程教学实践入手,针对提高思想认识、理论联系实践、弘扬科学精神,提倡学术诚信四方面,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合路径进行系统阐述,从而为开设相似课程的高校教师提供思政实践思路,为共同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材料专业人才做出有益贡献。
2025年10期 No.440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志斌;陈晓钰;于雨晴;
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是新时代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三全育人”教育实效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抓手。武汉某职业学院积极探索以党团建设为引领、以铸魂育人为根本、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科学化社区管理模式,落实先锋模范乘风领航、心灵解忧身心健康、名师助阵扬帆远航、基础保障生活无忧、功能“两室”相得益彰、特色活动多元发展的建设举措,凝聚育人合力,彰显建设实效,着力打造社区育人新形态,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实践新格局。
2025年10期 No.440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艺旋;汤飞飞;李忠怡;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断推进、AIGC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面临新的机会和问题。文章讨论AIGC如何帮助该专业更好发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AIGC在教育中的应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以及AIGC在该专业的应用情况;从教学场景、课程设置、教师能力、校企合作、使用范围五个方面说明AIGC的应用现状;提出建设“云—边—端”协同教育平台、建立“四链融合”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通过比较国内外实际案例,研究不同应用模式的差别。研究显示,AIGC给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带来改变,比如改变教学方式、更新课程内容等,但目前推广应用还存在困难。
2025年10期 No.440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倩;
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文章对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TQM理论及其实践工具PDCA循环,构建涵盖了质量目标体系、过程管理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以提升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2025年10期 No.440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思佳;尹婷;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其教务管理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文章简要阐述了高校内涵式发展和教务管理的具体内容,总结了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对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2025年10期 No.440 219-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毓航;
数字化背景下,各个领域对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有着迫切需求,这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挑战。要加快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知识图谱作为数字化背景的重要产物,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数字化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强大的潜力,充分发挥了对知识的挖掘、构建和整合的功能,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文章探索了知识图谱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与数字化。
2025年10期 No.440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笑天;
职业院校治理能力是指院校通过制度设计、资源配置与组织协同,实现教育目标达成、质量持续改进及利益相关方价值共创的系统化管控效能,其核心在于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态治理机制。文章重点探究数字化转型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耦合关系,解析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面临的治理范式转型需求,通过解构技术赋能、目标协同、模式创新三重逻辑关联,提出涵盖制度重构、数据治理、技术融合、人才培育的四维实践路径。
2025年10期 No.440 22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芮;
在教育集团化背景下,催生了大量中小学合同制教师,其激励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与师资稳定性。文章以T市某教育集团200名合同制教师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剖析薪酬福利、培训发展、晋升机制及绩效考核四维度的激励现状。研究发现核心问题在于:薪酬结构失衡、福利政策同质化、培训针对性缺失、晋升渠道受限及考核科学性不足。基于此,提出“多元薪酬+自选福利+精准培训+双轨晋升+多维绩效”的优化策略。
2025年10期 No.440 225-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美华;
《经济数学》是高职经济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其重要目标。当前教学中存在经济应用导向不足、创新意识培养针对性不强、创新思维训练模式单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经济创新能力提升。文章在分析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突出经济应用导向优化教学内容,聚焦经济热点问题强化创新意识培养,融入经济案例创新数学思维训练模式,深化校企协同拓展创新能力培养渠道等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440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圣洁;
文章聚焦于肿瘤专科医院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选取某省肿瘤医院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剖析其在智慧化财务管理、远程医疗服务拓展、科研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成效。与此同时,从保障数据安全、提升人员能力、强化智能技术应用、促进跨部门协作等层面提出优化策略。
2025年10期 No.440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崔倩;赵会会;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运营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健康福祉。因此,文章分析了基于问卷调查的公立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情况,重点强调公立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以公立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建议作为切入点,从而帮助公立医院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采购活动的合规性、透明度和效率,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10期 No.440 245-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亓莹;王秀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临床中逐渐引进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医用耗材,这在该领域备受关注。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医用耗材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比较明显,医用耗材支出成为公立医院发展中耗费资金较高的构成,对医院的经济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文章针对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绩效评价管理路径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改进方案。
2025年10期 No.440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珠;戴莉;
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公立医院运行过程涉及面广、人数多、风险大,内部控制体系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目前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难点与困境,为了使医院在制度管理上更加规范,医院风险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要立足实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文章以公立医院为例,明确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与价值,从环境、风险、控制活动、沟通、监督等方面找到难点所在,并制定针对措施,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风险管理,加强关键活动控制。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强内外部监督。
2025年10期 No.440 24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风云;
文章立足内部控制理论视角,深入剖析了公立医院物价管理内控机制的独特性与现状困境。探究过程中发现,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呈现出鲜明特征:专业技术门槛高、政策敏感度强、目标取向多元、信息分布不均衡。实地调研显示,大型三级医院物价管理架构相对成熟,中小医院却在资源、人才、信息系统等层面捉襟见肘。当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患者需求不断升级,这就倒逼医院物价管理内控机制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系统性重塑。
2025年10期 No.440 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宇阳;
科研经费“包干制”最大限度地为科研经费的使用“松绑”,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自由度和创造力。文章结合公立医院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现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符合科学规律和实践需求的改进对策,力求构建公立医院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路径。
2025年10期 No.440 253-254+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翔;唐文欢;姚家辉;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二级公立医院实施绩效管理改革前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追踪分析,研究发现,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提升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但不适当考核方式会增加工作压力,降低满意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与优化薪酬分配机制以及加强人文关怀,是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并据此提出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与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改进建议。
2025年10期 No.440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媛;
为推动公立医院运营精细化管理,文章以RA医院肝胆外科两个病区为例,运用本量利法,对其成本数据进行性态分析,测算出保本工作量和保本收入,并对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每床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进行敏感性排序,剖析其运营差异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临床科室可通过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高病床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药品和耗材消耗,合理配置科室人员,推进病种成本管理等措施来提升运营效益。
2025年10期 No.440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侬光献;
绩效总量核定机制作为实施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高效发展的激励保障手段于2023年启动实施,但对于县级公共卫生机构而言,绩效总量核定政策执行依据不全,增长比例限制设置不合理,申报操作中取数口径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不适应当前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需要,应把折旧、编外人员的绩效工资对收支结余的影响、带有条件的绩效增长水平限制及下一年度可能发生的财务状况等因素纳入到绩效总量的核定当中来,贯彻落实公共卫生机构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调动公共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体现以技术价值为导向的医共体薪酬分配制度。
2025年10期 No.440 259-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吉芳;吕悦;黄心怡;谢俊明;
文章探讨构建门诊资源利用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为全面、客观、综合评价门诊资源利用绩效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文献回顾,初建门诊资源利用多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邀请来自门诊、医保、卫生经济等不同专业背景的13位医院管理专家,采用德尔菲法结合分层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完善并赋予权重。两轮专家函询权威系数分别为0.877、0.882,创新性构建了基于门诊医生资源利用—绩效产出比为基础模型的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文章认为,建立的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可为提高门诊资源利用绩效提供客观的评价工具。
2025年10期 No.440 261-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